屏幕的材质以及子像素的排列方式是影响屏幕显示效果的重要因素。材质比如TNT,IPS等等,这里就不说了。下面我们给大家来介绍下让人迷糊的子像素排列方式。 屏幕子像素的排列方式一般分为两种,一种是标准RGB排列方式,另一种是RGB PenTile排列方式,那么它们都是什么意思呢?采用哪种子像素排列方式的屏幕更好呢? 白色的光线是由红到紫的连续光谱组成的,而在计算机图形学里,则采用红绿蓝也就是RGB三种颜色的视觉等亮度混合(注意,不是光学等强度)来调和出白色光。我们知道显示屏是由许许多多的像素构成的,而为了让每一个单独的像素可以显示出各种颜色,就需要把它分解为红绿蓝三个比像素更低一级的子像素。也就是说,3个子像素构成一个整体,即彩色像素。当需要显示不同颜色的时候,三个子像素分别以不同的亮度发光,由于子像素的尺寸非常小,在视觉上就会混合成所需要的颜色。 知道了子像素,那么我们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问题,那就是子像素的排列。 RGB排列是最标准的排列方式,它把一个方块形的像素,平均分成三等分,每一块赋予不同的颜色,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彩色像素。这也是绝大多数液晶显示器所采用的子像素排列方法(当然,三个像素的顺序是随意的,不国一般都是“红绿蓝”或者“蓝绿红”)。 事实上,绝大多数的液晶显示器,采用的都是标准RGB子像素排列。它的好处是像素独立性高,每一个像素都可以自己显示所有的颜色。但缺点是要制作m*n的显示器,总共需要制作3m*n个像素(在制造过程中,子像素是最基本的制造单位,它们本身没有颜色,颜色是靠滤光片而产生的)。这在液晶上是没什么问题的,因为液晶采用的是印刷工艺,制作多少个像素对成本的影响并不高。 RGB PenTile排列是现在一些采用OLED材质的手机RGB子像素的排列方式。它与标准RGB排列单个像素点是不一样的,标准RGB排列的像素点是由红绿蓝三个子像素组成的,而PenTile的单个像素点只有“红绿”或者“蓝绿”两个子像素点组成。图中左边就是RGB PenTile排列的子像素排列方法。可以看到,同样显示3×3个像素,RGB PenTile在水平方向只做了6个子像素,而标准RGB做了9个,子像素数量减少了1/3。我们知道只有三基色才能构成所有的颜色,而两种颜色是不可以构成所有颜色的,所以在实际显示图像时,RGB PenTile的一个像素点会“借”用与其相邻的像素点的另一种颜色来构成三基色。水平方向,每个像素和相邻的像素共享自己所不具备的那种颜色的子像素,共同达到白色显示。 RGB PenTile为什么可以缩减1/3的子像素而保持总像素不变呢?既然缺少一种子像素,那它又是怎么达到依然显示3×3全彩色像素的结果的呢?这里面的关键在于相邻像素之间的“共用子像素”。我们来看一下RGB PenTile在工作时的子像素点亮情况就知道了。首先我们模拟一下RGB PenTile显示水平间隔的白色线条。 然后我们模拟一下RGB PenTile显示垂直间隔的白色线条。公用情况也是一样的。 |